多年来,高级定制时装是以艺术为标准还是以实用性为标准的问题一直盘旋在时尚界的上空,却从未找到真正的答案。一些设计师选择更具概念性的设计,而另一些设计师则偏爱经典和材质。
精致的褶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既有实用的目的,又超越了功能性,让设计师能够发挥想象力,探索服装的各种可能性,并为通常是平面外观的刀褶带来立体感。
20 世纪初,马里亚诺(MarianoFortuny )在威尼斯进行了最早的百褶裙设计实验。他的灵感来自于各种文化和历史时期的自由组合,主要包括
他以古希腊长袍为蓝本,用成码的色彩丰富的褶皱丝绸制作出名为 “德尔福斯 “的长款套裙。他的技术于 1909 年获得专利,但从未真正公开过,有人猜测丝绸是在潮湿时打褶的,在加热过程中用针线将褶皱固定住。我们确实知道,加热的水平管也被用来增加已打褶织物的起伏。
褶皱的使用赋予了面料弹性,因此无需使用褶裥或定型板,裙子就能紧贴身体曲线。此外,还有一种隐蔽的滑轮系统,通过系带和沉重的威尼斯玻璃珠作为配重来收拢衣服。
实质上,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 “Pleats Please “系列也采用了非常相似的细褶风格。Fortuny 和三宅一生在技术方面的主要区别之一,除了今天的工艺会更加自动化之外,就是三宅一生的褶皱使用的面料是 100% 聚酯,而不是 100% 真丝。这就是使用具有热塑性的合成纤维与使用不具有热塑性的天然纤维之间的区别。热塑性是指纤维在加热和加压的作用下成型,并在成型后保持其形状的能力。特别是在织物洗涤后。当今许多疯狂的织物纹理和褶皱样式都是用合成纤维制成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特性。
三宅一生于 1988 年开始尝试精细打褶,首批作品出现在他 1989 年的春夏系列中。与Fortuny 等人不同的是,三宅一生先设计服装外形,然后再打褶。传统的方法恰恰相反:先将布料打褶,然后根据设计进行裁剪。
MarianoFortuny 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虽然处于不同时期,但他们都证明了服装可以兼具功能性和优雅性,同时保持抽象和知性,并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被经典服装束缚的女性。